突破口試的盲點與誤區
撰文:何明城老師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
臺灣宜學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管理個案研討協會
榮譽理事長
認識甄試:「大學甄試生態的現象與本質」
到一般般的大學甄試,你只需把自己得意的專長與特質外露即可;但是在面對頂尖大學的甄選,人人都有不一樣、足以展示的特長,所以你得想想辦法出類拔萃,表現出比其他優秀的人「更具特色的卓越」才能脫穎而出。
首先,我們得好好站在教授的角度,特別是一流大學教授的觀點來看看,我們該如何準備這一場重要的、而且是我們人生第一次的推薦甄試。我們得問:老師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學生?(尤其是頂大的教授)我想大多數的學生與家長的答案都是:「當然是選一個優秀的學生嘍」。所以把自己的個人亮點盡量拿出來,不就是準備的重心嗎?您覺得這是一個正確、可靠的準備方向嗎?讓我們仔細的來為您分析一下。
我們先想想在這樣的準備方向上,大部分的學生會做什麼,教授又會怎麼看待大家,教授又會錄取誰?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競爭生態與準備的認知,學生無非是在學校保持成績的完美,再來就是去追求課外活動與比賽的取得參與並盡可能獲得頂尖表現。不然還怎麼辦?
我們得想想這樣的競爭態勢又會造成什麼結果呢?這樣的競爭生態與現象是「一場相互抵銷戰力與條件的火力展示」;而競爭過程與結果所呈現的不外乎就是,在學校用盡各種方式的爭取分數,甚至把同學都當成對手或是敵人;報名參加各種自認為會在甄試可以加分的營隊,目的只是為了在甄試的時候可以加分,而不是問自己透過這個營隊想要探索自己或是了解些什麼?最後,就是積極地準備各種競賽並取得名次,而忽略了自己在綜合能力與人格養成上的素養(這種素養不是成績還有比賽的優異可以養成與展現的),最後成為一個無趣、沒有溫度的優秀的經濟人(economic a man)──自利、錙銖必較、不斷地充實成本效益分析的功利主義者。這對人格養成與自我形象的建立是相當不利的。
可想而知,在書審資料上許多的考生所表達的常常並不是真正的、有特色的自己,而是盡可能的包裝、甚至是過度美化的自己,甚至是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自己、你都不好意思面對的自己。而當老師看完了這些申請者的書審資料之後,不自覺的會產生一個評語:嗯...又多了一個國之棟樑。果真如此,我的國怎麼能不強大呢?怎麼能不稱霸世界呢?但是,平心而論,哪來那麼多的國家棟樑?你怎麼看這個亂象?噢不,現象呢?你覺得你耗盡心血精心製作、文情並茂、巧奪天工的書審資料,老師們又會花幾分鐘去看呢?再從一個面試官的角度來思考,當大家都這麼優秀,書審資料的分數其實相差極其有限。老師心裡想的是:其實選誰差異並不會太大,不是嗎?那麼決勝的關鍵點又是什麼?
所以整個評選決勝的戰場當然就落在「面試」上了。這個階段大家的表現與分數通常會差很多,因此「面試定輸贏」!這個結論與命題各位一定要牢牢得把握住。
口試或面試不是看你這個人具備的客觀的資格條件,而是看你在面試的當下呈現出什麼形象、給面試官什麼樣的感受。
再請大家思考一下:口試要表現出什麼樣的形象才能脫穎而出呢?以筆者輔導近30年的大學與研究所入學口試、長期觀察台灣高等教育與教授的思維與行為模式的經驗看來,面試者理想的形象是讓老師覺得「自己是一個值得花心力投入資源培養的潛在人才」。也就是讓老師對你有一種:「孺子可教也」的感受與認知。任何一個學富五車的教授都想找一個能夠傳他衣缽的徒弟。
策略制定:從建立可靠且有價值的人設(public persona)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必須運用行銷與戰略的概念來協助我們,以更科學與專業的方法,而非個人狹窄的理解與有限的經驗法則來制定我們在口試的形象策略。我想除了特殊極少數的頂尖天才以外,大多數人18歲的高中畢業生,可以直接在書審資料上就完勝碾壓對手的機率確實不高。大部分的考生必須在口試這個階段來分出高下。在面試的場子裡,若是以「一般坊間可獲得的準備思維與方式」來準備口試,能夠產生的總體表現其實大同小異。當所有人都汲汲營營地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大與優秀的自我形象時,什麼樣的人設或形象會對老師產生為之眼睛一亮的感受呢?
這個概念在行銷(marketing)叫做定位(positioning)──即有別於競爭對手我的獨特賣點(unique selling point)或價值主張與訴求(value proposition)為何。而在戰略(strategy)領域稱之為獨樹一格的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我不是與對手在比較誰強誰弱,而是在告訴人家我有多麼的獨一無二(unique)。
如此方能給教授創造一種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此時的你才有機會被注意到,才有機會進一步被老師認可與欣賞。準此,自己戰略目標就不再是better than others,而是different from others!換句話說你的競爭對手從來就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必須抱持這樣的心態與準備的方向去搞定你自己給人家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朝這個方向去設計你的「人設」。所以可靠的人設是不以呈現「我比別人更強大的競爭觀」作為訴求,而是主張自己如何的「與眾不同」。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才能具體的創造這個可靠且有價值的人設呢?
關鍵的技術:成功地對面試官進行感知調控
怎麼讓老師覺得你是一個我想錄取的人,關鍵的技術在成功地調控老師的知覺或者說是認知(perception manipulation)。你該努力的不是說「我會多少東西」,而是「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那麼又要怎樣才能讓老師得到這樣的感知(perception)呢?我們的建議是:你必須要展現一個「有才」又「受教」的自我形象。這種形象通常會展現三種在「個人公關學」的氣質上:即「知味」、「人味」與「趣味」。
「有才」對應的是,這個人有學問而且優秀,這個叫做知味。一般同學都會也總想展現這種我會的很多、甚至我什麼都懂、我什麼都會的「知味」,切記在教授面前賣弄學問其實是一個大忌諱。同時,這也讓你自己進了口試的一個最大的坑:誤以為「客觀的知識存量」就是口試評斷的準則。其實所有客觀的資格條件都在書審資料已經表達得差不多了,口試看的是你的「人文與綜合素養」,這個維度看的是:你有沒有「人味」,還有你有沒有「趣味」。人味除了同理、共情等特質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一種人際吸引力,也就是魅力(charisma)。這點特別重要!具體應該怎麼做?我們可以從領導學的學理與概念來幫助我們形塑自己給他人的印象。領導學的頭號大師Warren Bennis,他指出一個有魅力的人具有以下的四項特質:
- 對未來具有清晰的願景(vision)
- 對這個願景抱持一致且專注的決心
- 能夠跟他人宣達這個願景並獲得認同
- 極端地了解自己的長處且能善用之
一個有願景、使命感與責任心,再加上「知己所長,知所歸屬」的人會讓人覺得非常有魅力。你這時候在面試表達出來的內容就自然不會是一些宣示、請託,更不會是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論了。我們的考生常常都少了自己的理想,只有想考上的慾望,這是高中老師與輔導機構的能力限制,這是只教學生如何說話、教學生盡可能表現出高昂的動機所展現之矯揉造作的病態現象。各位必須鍛鍊與學習的是:當你是一個具有人味的人,老師才有可能被你說服,認為你是一個受教的、值得投入資源的人。此外,我們另外一個得牢記在心的信念是:「上榜不是目的,而是結果。」這是「展現格局」非常重要的心法,乃是有限賽局與無限賽局(infinite game)的概念。在此我們就先不展開。
一個人有知味,你跟他在一起會進步;跟一個有人味的人你在一起會很舒服,但是有可能你跟他在一起並不快樂。人在一起相處「不會膩」,那是因為你「有趣味」。其實趣味就是幽默感與創造力的展現!這是面試官跟你談話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給你高分的理由,此時的面試過程老師會覺得愉快而且時間過得很快,因為他(她)不是聽到千篇一律的陳腔濫調,而是歷經一段有趣的對話與社交經驗。當然這就是臨門一腳的錄取關鍵了。
困難的是,你的幽默感必須要是跨年齡層的普世幽默感,而不是那種只能取悅你周邊同年齡的同學的那種幽默感。這是許多優秀且強大的考生非常缺乏的「人際關係的能力」。上帝跟我們開了一個玩笑:優秀的人常常是任務導向(task-oriented)的,甚至有著亞斯伯格症的特徵,而在口試最需要的EQ上則大大的落後了。當我們過分重視我要考上,我一定要考上這樣的意志時,或是有時不夠優秀,也會犯上只是想投老師所好的毛病,而讓自己進入了左右為難、動輒得咎的窘境,這又是一種任務導向的口試心智模式惹的禍。所以展現出你的優秀與強大,這只是關鍵生存因子(Key survival factors);而你展現出人味,特別是趣味,這才是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所以重點不是你有多優秀,而是你能不能夠跟周遭的人互動,讓人跟你在一起覺得很舒服,而且期待跟你繼續在一起;在組成團隊時可以讓優秀的人更優秀。(各位可以參考一下個人素養當中「人際關係運作」的部分)。
重新審視與認識你自己
最後,我的建議是:關於書審資料的準備與口試我們應該以「創作式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作品與準備,目的是重新審視自己、重新認識自己;而不是像一般考生不知不覺落入了「應付的」、「自戀式」的準備模式,最後把自己說成是「完人」,說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
另外,還必須叮嚀的是,你必須要從現在就開始準備口試,因為口試不是比口才,更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a well-educated person)。教養當然不是考試前一個禮拜可以準備得來的。把書審資料的撰寫和口試的準備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是準備推薦甄試的上上策,不管你的學校與科系有沒有口試。相信我,口試在你的未來生涯裡是一種極其關鍵的自我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