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背景:
在大四確定已錄取研究所後,我就開始到相關產業的私部門實習,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地政相關領域的工作型態。然而在這短短的實習過程中,受到疫情影響外加上本身個性的關係,發覺自己更適合從事穩定和單純的工作,因此在畢業後那年的暑假我決定考取公職,並在十月初才去補習班報名課程。
二、為何選擇補習:
超多人問我到底要不要去報名補習班,因此決定來分享一下。
我認為這個取決於個人的狀況,但我非常建議時間有限或是非本科系的同學選擇補習,主要原因有幾個:
1.節省時間:老師已協助整理易考的內容,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2.時事更新:老師會無時無刻的更新近期趨勢,即便你沒空自己搜尋或不知道怎麼找,也會有人幫你跟上社會的變動。
3.方便詢問:我是買高點的函授課程,他有提供詢問老師問題的系統,老師回覆的速度其實挺快的,問題不會阻礙太久也方便得到解答。
即便自己是本科系仍是選擇購買課程,無非不是希望上榜的路上能輕鬆點就輕鬆點,讀書已經很辛苦了呀!
三、準備時間點和選擇函授的原因:
比起其他同學大多在大三時就決定要考取公職而言,我算是蠻晚才定好方向,同時我還犯了一個超級致命的錯誤,就是我誤會了研究所的課業和工作量……,所以當我拿到函授教材時,我整個人呆坐在書桌前面無從下手。我想了很久,我認為就算想要努力的拼一次,也是應該以身體健康和穩定作息為重,不然到時候即便爆衝到考前幾週,也有可能因為狀態不佳而失去機會。
因此,最後我發現我平均每天可以完整用來聽函授的時間大約只有四個小時(午餐時間和睡前的幾個小時),這時候只能慶幸我當初選擇購買函授課程,除了可以彈性的調整倍數外,一天要聽多少的量都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尤其網站中還有紀錄時間點的功能,可以幫助你下次從記錄的時間點接續播放,有這個功能真的讓我失去偷懶說沒有完整時間、會忘記看到哪裡的藉口…,因為你已經沒有任何偷懶的理由!
四、讀書習慣和方式:
就像我前面說的,研究所的課業跟工作真的比想像中多到不行,有時候真的會有連續兩、三天沒辦法聽函授的狀況,所以如果時間真的非常有限的同學可以參考看看!
(一)讀書進度安排
時間有限時:基本上每天聽一門課以上,若當天時間有限或精神不濟,也千萬不要怠惰,可以把之前的筆記拿起來重複閱讀,多看幾次真的很有用。尤其地政的考科和內容,有很多都是圖像化或是老師已經幫你整理好的表格,利用瑣碎的時間把名詞間的差別、法規的變革或是經濟圖形的邏輯釐清,只要稍微看一眼或瞄一下就會很有幫助。
時間充裕時:週末有完整時間時,我的讀書時程規劃會是
8:00-9:00 邊吃早餐,邊聽共同科目
9:20-11:00 選一門專業科目來聽(通常是需要背頌的科目)
11:30-14:00 邊吃午餐邊複習剛剛上課的重點
【下午時間大部分都在處理研究所的東西】
19:00-21:00 選一門專業科目來聽(通常是經濟相關的科目)
22:30-00:30 複習晚上科目的重點
(二)筆記整理方式
當天立即整理筆記:基本上我會在聽完課程的當天就複習當天的內容,再次把筆記和重點整理在自己的筆記本中,在對課程記憶最清楚的時候重複理解,若有不懂也比較清楚可以從哪個區段重新聽一次。而且因為記憶最深的時候,在自己筆記上寫下的就會是覺得最最重要的內容,筆記量會比兩天後來整理時還少。
筆記順著課本架構:如果你想說「筆記那麼少,之後要複習怎麼看得懂」。在記憶最猶新時,你寫下的東西一定是必背內容,只要順著課本的架構依序整理,若真的有忘記或不懂的再回去翻課本即可。不然國考的東西那麼廣、那麼多,整理過多或是過於精美的筆記,也可能徒勞無功。
關鍵字式的筆記整理:我通常不會寫太多的字,畢竟我再次複習筆記時通常都是瑣碎時間或是很累的時候,不想看太多字也不想動筆,所以我會看著自己的重點摘要式的筆記,慢慢的自己把整體邏輯架構在心裡順一次(直接唸出來假裝自己在教書一樣更好!)真的不懂或卡住時可以先努力想想看,並記錄下來今天忘記了什麼,再去翻課本。千萬不要一忘記講不順就看課本,這樣你考試如果一片空白的時候要怎麼辦?
(三)各科準備方法:
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各科開始前先下載近六年的各科考古題,稍微看一下這幾年都考了哪些方向和領域,尋找出題趨勢和應該重視的主題,例如政策近年很重視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等等,理論上可以提TOD、成長管理和智慧型成長等。先掌握考試趨勢,這樣在聽函授時,也比較可以知道哪裡應該打起兩萬分精神的聽。
五、結語:
非常有幸能夠在這次上榜,感謝這一路上完全沒給我壓力的家人和朋友。在準備國考的路上,你一定會聽到很多雜音,也有很多放棄的可能,但請好好相信自己是做得到的,按照自己的步調和速度,不要受別人干擾和影響。
最後,建議可以保持良好的飲食、睡眠和運動習慣,雖然聽起來很八股,但真的會讓自己的狀態更好。希望我的經驗分享有助於此時此刻正在尋求幫助的你,並且給你一點鼓勵和希望,祝大家一切順利、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