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考研究所是為了國考做準備,同時也想避免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後來發現越讀越有心得,便告訴自己將研究所當作短期目標。
規劃準備時程,確實完成各階段任務
順序:教科書、函授+xmind製作→各式參考書+文章→解題書+文章
原則:主題式體系+重複多次+練習題目
第一階段:3-6月
這個時間點因為有學校必修要顧,所以強度不高,主要利用高點函授來喚醒記憶,然後有些科目依學校排程其實根本教不完,這時候也要靠函授打底。除了民法、保險法,也有把刑法、憲法、行政法課程聽完,避免國考前來不及準備。總的來說,這個階段比較沒有壓力,單純讓自己對這些科目有個印象就好。
第二階段:7-8月
這二個月主要讀教科書+製作每個章節或主題的xmind,好讓自己在後期可以快速複習和掌握架構。因為正值暑假,所以也讀了公法的教科書、看函授課程,不過就沒有製作xmind,只當作轉換口味,不然一直看相同的科目會疲乏。
第三階段:9-10月
在教科書之後,就進入閱讀參考書,一方面熟悉實務見解,另一方面熟悉出題老師的特殊觀點。同時也慢慢開始讀民商法文章、寫文章摘要,寫作方式會以考試能寫在考卷上為前提構思,像是:前段先論述法條或實務見解,接著再點出爭點、肯否二說,最後說明本文(文章作者)採何見解作結,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訓練答題架構思路,以及行文簡潔性。
第四階段:11月-考前
歷經前面長期的知識收集和打底後,接著就是重頭戲:解題書+練題輸出,這階段會一直持續到考前。第一次看解題書會花很多時間,先求抓到作者的答題架構和檢視自己是否能夠導出結論;也可以同時模擬自己在考場有限時間內會想到什麼論述內容。若發現看不懂有些解題書的內容或是覺得卡卡的,我會先作記號,然後找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最重要的是不能完全相信解題書,因為有些答案可能比較適合國考而不適合法研。
最後是考古題練習,每科計時100分鐘,可從100年度開始往後寫,也可以從最新的111年度往回寫,沒有一定的模式。寫考古題的目的主要是訓練自己不要怕題目,避免在考場緊張氣氛加上有限時間內腦袋空白。練題很燒腦,所以每週只會寫二年的題目,並同步複習文章摘要、爭點書、解題書等。
好課搭好書,從基礎到進階全面掌握
1.民法(財產法)
當初試聽蘇台大老師的課程後,就選擇他的民法,聽老師介紹借名登記時,可以立刻建立體系感。他的教學內容很適合作為打底或喚醒記憶,之後探討更多較為困難的爭點時,掌握好上位原理原則與立法目的後,讀書速度會越來越快。 函授看完後,就購入明台大老師的《民法總則》、《債法總論》、《債法各論》、《民法物權》,將之當作進階學習,開始延伸更多爭點及學說見解,老師平易近人的敘述口吻,讓人很容易理解。
2.民法(身分法)
身分法涉及許多法學方法和邏輯思維,且所涉及的學說甚多,但許政大老師的書整理得非常清晰,並將各身分行為的要件和法律效果、立法演變、各家學說文章等解釋得很透徹,適合入門和進階探討。
3.公司法
崴律師、翔律師《新公司法爭點解讀》這本書必看!從公司的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察人、會計、關係企業等,都說明得十分清楚,只要有問題,翻書都可以找到答案,實務見解與各家學說也整理得非常詳盡。
4.保險法
保險法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分歧,但在學校上課時沒有太認真看待這件事,且因為平時很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保險,不清楚實際運作方式。程政大老師在課程前期介紹保險利益的時候,用簡單圖表和敘述口吻,直接點出兩個法系的不同,就部分問題也會轉換成白話講解。因為最上位基礎概念被老師點通,所以只要洞悉差異處,就可以在後續課程中迅速掌握爭點和理解為何學說看法不同。
5.憲法、行政法
有人可能會很納悶既然報考商法組,為何要讀公法?因為公法在國考中占分比例高,且內容龐大,所以就決定在準備前期壓力還不大的時候,把握時間留下一些印象。既然內容龐雜,體系建立就不可或缺,韓台大老師的講義整理得非常清楚,且每章都有體系圖可以參照,老師上課還會鼓勵同學撐下去,雖然隔著螢幕,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他的溫暖和幽默。
不論是法研所或是國家考試,備考過程一定會有撞牆期,千萬不要覺得不能有任何娛樂活動,或是想盡辦法榨乾自己,務必要記得休息,不論是看電影、動漫、打遊戲、出去玩都可以。適當充足的休息之後,讀書效率也會提升許多!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