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是機械系的,從高中開始就是純正的二類組,當初沒選三類的原因是被一開始的細胞學嚇到。
後來決定要投入後中醫考試,選好補習班之後就開始準備,很幸運的第一年就成功考取。
先就我自己的理解分類一下考試科目:
然後我的應考策略是:抓緊理科,熟讀半文科,佛系文科。
理科因為好救,所以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絕對不能掉隊。至於生物,都來唸後中醫了生物能不熟嗎?更何況這本來就是偏三類的考試,他們再混也一定比我們非相關科系的熟。有些生物專有名詞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新字,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搞了一個學期的東西,還需要說嗎?因此我覺得生物至少要掃個三四遍。
最後講文科的部分。文科最重要的就是多閱讀,說實話,真的是有點大海撈針。但是沒辦法,這本來就是拚積累的功夫。
因此在這邊我做了取捨。
我國文本身比較強,因此更加閱讀古文,或者是詩詞,來保持語感。
英文則是我的傳統弱科,所以我就是看看英雜,背裡面的單字,然後再挑一本閱測一天一回來培養手感。
除此之外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在這兩科上面,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能把握的化學和生物。因為不是相關科系出身,我在補習班開課前自己買了一套Campbell第八版來看,讓自己對生物不要那麼陌生,然後看完後就剛好開課,這樣就算預習一遍生物。這次我沒有算入複習的次數,文章晚點會提到。
接者講講課程開始到結束這段時間我的念書方式:
然後我是一個不太相信自己自制力的人,長期計劃印象中是沒有成功的。所以我是用一個本子記錄自己的進度。寫下今天念的東西,然後用今天的進度去規劃明天的目標,隔天再來檢討目標是訂得太多還是太少。到後期我幾乎是可以訂出剛剛好的量,不會無法達成目標,這樣讓自己的壓力不會太大,但也有確實的前進。
至於為什麼要把心智圖印出來,還有我幾乎不用手機的app來輔助,一是因為傷眼,二是我很容易被手機誘惑,所以我手機在念書時都會鎖在櫃子裡,也把fb、ig刪掉看不見的手機才是好手機。
考前十天我開始寫歷屆考古,就照著考試的時程安排,熟悉一下當天的進度。這時寫歷屆應該駕輕就熟,一方面可以全方面複習不會偏科,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自己的自信心,覺得我超強的,然後晚上我就讀總複習的整理講義,生物則念自己的心智圖加總複習講義。心智圖平常就要念,念完一整輪的心智圖算是念一遍,我考前約莫有唸十來遍,每次都會補一些東西或劃一些重點,訂正本我則是帶去考前三十分鐘念的,加強自己不熟的地方。
最後我想說的是,一定要有信心。今年早上兩科還好,考完沒什麼波瀾;下午第一科英文難到爆炸,一篇閱測長度超過一頁A4,還繞來繞去複雜的要命,單字更是只能呵呵。雖然我是蠻開心的,考的越難,鑑別度越差,我混水摸魚的成功性越大。之後的生物簡直炸裂,考了一堆台灣地理和環境,我出來都快哭了,當下直接放棄中國醫,沒想到後來竟然逆轉進了面試名單。之後聽補習班的話,all in 面試,也幸運的錄取了。要針對自己的狀況作出戰略的取捨,然後依自己的習慣和個性做戰術的調整。決定好方針後要堅持,不要上網看看別人又隨意更改自己的方式,最終只會浪費時間。筆記一定要自己整理,重點是整理的過程,筆記只是結果。買人家的筆記看似有效率,但別人的理解方式,紀錄模式不一定能和你對到電波,最終只會生灰。祝各位學弟妹明年也可以金榜題名。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