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剛上大學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終於不用再為成績汲汲營營了!」甚至還信誓旦旦地說,畢業後我一定直接進職場工作賺錢,如果真的需要研究所學歷,再去報考在職專班就好。然而,一通來自系辦關於獎學金的電話,卻悄悄地將我引上了推甄的道路。
大二下學期時,班上同學開始陸續報名補習班,而我也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此時,「讀研究所」成了我的選項之一。為了做出決定,我詢問了家人、朋友、老師和學長姐的意見,經過反覆思考後,最終在升大三的暑假報名了高點的會計師+會研所課程,計畫同時準備碩班推甄和考試。那個暑假,我花了一個月認真地看中會和審計的課程。然而,大三開學後,由於需要兼顧在校成績,我幾乎完全荒廢了班內的進度。到了大三寒假,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無法一心二用,於是打消了考試的念頭,將重心全放在推甄上。
下定決心後,我開始積極補足自己活動經歷的空白。在大三下學期,我參加了全國性的專題競賽、兩場校外營隊;升大四的暑假,我則到企業實習,還意外獲得了擔任研究助理的機會,並且在實習與研究助理的時間縫隙中,努力撰寫出了兩篇研究計畫。幸運的是,從升大三的暑假決定申請研究所開始,我就利用零碎的時間斷斷續續準備推甄的書審資料。每參加一個活動後,我都會將經歷和心得補充進書審資料中,為忙碌的大四暑假預留了一絲喘息的空間。雖然書面資料在實習結束後就已大致完成,但在9到10月間,我仍反覆修改了多次才定稿。同時,我開始大量蒐集會研所的面試考古題,進行擬答,並和朋友一起模擬練習面試。最終,我幸運地錄取了台大會研所甲組和成大會研所。
影響我最深的校內老師,有二位:一是劉梧柏老師,老師非常幽默、和善且極具耐心,是一位對學生非常用心的老師。每當學生尋求他的協助時,他總能迅速抓住重點,點出問題的核心,並給出切實的建議。在我參加專題競賽以及準備書審資料的過程中,多次向梧柏老師請教,每次的交流都讓我受益匪淺,啟發良多!另外一位是審計黃馨儀老師,過去聽學長姐說,他們在學審計時經常感到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馨儀老師總會舉很多有趣且淺顯易懂的例子,幫助我們理解那些複雜的審計概念,大大提升了我對審計的好感度。此外,馨儀老師也是一位很好相處、很願意幫助學生的老師,我能有機會擔任研究助理正是因為馨儀老師的推薦!
高點校園推甄講座,助我快速了解整個推甄流程!
我大約在升大三的暑假開始研究如何準備推甄的書審資料。剛好那時高點舉辦了一場推甄講座,還邀請了成功上榜的學長姐為我們進行書審諮詢。講座內容涵蓋了推甄的準備時程、備審資料應包含的內容、各部分的撰寫方法、實用的書審製作工具,以及面試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當時的我才剛開始研究推甄,這場講座正好幫我快速地了解整個推甄流程,為我後續的準備提供很大的幫助。與學長姐的互動也讓我更清楚自己還欠缺什麼,讓我能更有效率地去補足自己的活動經歷、提升書審品質。
至於面試準備部分,因為我僅報考台大和成大的會研所,準備時間相對充裕。我先在網路上蒐集面試的考古題,先自行擬答,之後與一位同樣準備推甄會研所的朋友進行了三次面試練習,就這樣迎戰了正式面試。
我自認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努力,也很幸運的人。從考高中、考大學,到推甄研究所,我的升學經驗讓我越來越相信「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因此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每一位努力逐夢的你/妳,祝福你們都能獲得幸運之神的眷顧,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