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學習歷程

會計小論文寫作指導

小論文的寫作大概是同學最苦惱的一個部分,因為在高中的學校課程裡,除了國文作文之外,很少能有機會作大篇幅的寫作訓練,而國文作文的寫作方式又跟商學論文的撰寫有極大的差異,同學往往不知如何下筆,或者是最後寫成新聞式或臉書文章式的寫法,這反而很難鑑別同學的商學敏感度與思考深度。但是相反地,如果小論文寫得好,即使自傳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點,但是卻可能在這裡扭轉審查者的印象。而比起自傳的印象深刻,如果小論文的商業議題能處理得夠深入且精準,將更有機會被會計系錄取,因為會計系所要培養的就是有潛質的商學人才,請同學務必要花更多心思撰寫小論文。

問題意識的呈現

1.素材的取得

要解決商學問題, 必須先有一雙能夠看清楚問題的眼睛,所以發現問題絕對是第一步。那麼要如何發現問題?如果曾經參與過商業提案競賽、會計營隊,或者曾發生在家人身上的財務問題,那些經驗中接觸的商學問題,就可以是被拿出來討論的素材,建議同學可以從當中選取自己最有興趣或印象深刻的題目來討論。如果沒有上述經歷,可以從新聞案例或近期生活經驗去汲取靈感,高中的課程設計雖然較少涉及商學,但其實你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商學,例如:八月堂掀起的可頌風潮,其行銷策略為何?近幾年新冠疫情肆虐下,國內常出去恐慌性消費,消費者的動機為何?中美科技戰的成因以及對於台灣的影響為何?這些都是已經累積大量討論的議題。此外,如果同學上過專業的經濟學課程,雖然經濟專業與會計專業不同,但同樣經濟政策時常也會影響商業行為,也可以從相關教科書或上課案例中去找尋素材,例如:低利率對於相關產業的影響,也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2.問題的細緻分類與挑選

當挑出幾個自己比較想寫的議題後,接著就是去找尋相關的資料,而同學在蒐集文獻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現每一個問題背後都有無數的問題需要處理,舉例來說:關於中美貿易戰,就可能涉及經濟學上的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國際貿易上的移轉訂價、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優惠關稅與反傾銷稅的課徵、供應鏈的移轉等等,還能更進一步去這些議題對於我國的影響,以及未來政府應採取的應變措施,這些問題都是一層一層息息相關,但是同學不可能在一個小論文當中處理全部問題,所以確定問題的過程中,必須從中再限縮自己要探討的範圍,這樣才不會到最後眼高手低,寫到最後開花發現沒有結論。

資料蒐集方法

1.文獻從何而來?

確認完問題之後,下一步就是蒐集並整理相關商學文獻。許多同學習慣會先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再引用當中的網路文章或新聞作為充實內容的素材,但是這裡要先提醒大家,小論文是指小篇的類學術論文,不單只是學習心得,因此資料的引用必須以學者發表的學術期刊、出版之論文集以及教科書為主,建議盡量減少援引網路文章。其中文獻的呈現形式,可能是紙本文獻或電子文獻,前者有兩種方法蒐集,一種是到出版社購買,或到各校圖書館閱讀紙本期刊;後者則可至線上資料庫的整合平台合法下載電子檔案。目前商學較全面性的文獻整合資料庫則屬「ABI/INFORM Collection」,收錄了來自全球的資訊,為研究人員提供最新商業情報。

2.文獻蒐集與取捨

當同學利用關鍵字特定學者或特定文獻時,一種狀況是發現可援用的資料太多,不知道從何下手,此時整理的功夫便非常重要。請同學要注意到,審查者或多或少對相關文獻有所接觸,因此切記不要長篇大論將整個段落複製貼上到小論文中,這不僅會形成「同學不認真」的印象,也會壓縮到應呈現的其他篇幅,最好的方式是,將文獻的主要論點吸收消化後,用自己的話逐點整理出來,才是較好的做法。第二種狀況則是發現找到的資料太少,使得不知如何作文獻回顧與評析。若遇到這種情形,請同學注意文獻中所引用的註腳,用註腳來找尋其他相關文獻,往往發現新世界,甚至拓展更多深入論述的可能性。

註腳的引用

1.註腳不可省略

每篇文獻都是創作者的心血結晶,都應該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所以引用出處即是學術倫理最基本的要求。雖然不斷對照文獻的年份、版次以及頁碼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有時候甚至還會比本文花更多的時間,但是只要有在小論文中援用他人的見解,絕對要在該段落下面以隨頁註(版面配置→插入註腳)的方式表明出處,再在小論文的最後將每份文獻出處條列式地列出。

2.註腳引用格式

註腳引用格式通常依個別商學期刊論文要求而有不同,但是大致上不變的順序是先提到作者名及年份,再提到文章名與頁碼,此處僅列出幾種較常見的中文文獻引註格式:

格式一:會計審計論叢
(1)專書:作者名,出版年,書名:頁數,出版者。
例如:孫克難,1997,兩稅合一方案之檢討與改進,兩稅合一研討會實錄:55-106,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
(2)期刊論文:作者名,年,篇名,期刊名,卷期:頁數。
例如:王延明,2003,上市公司所得稅負擔研究:來自規模、地區和行業的經驗證據,管理世界,第1期:115-122。
格式二:中華會計學刊
作者,出版日期,篇名,期刊名,卷期:引用頁碼。
例如:林世銘,2000,會計師稅務簽證與租稅逃漏,中華會計學刊,1卷 (1期):頁15-26。
格式三:當代會計
(1)期刊論文:作者名,年,篇名,期刊名,卷期:頁數。
例如:王國慶,1995,如何改進公務機關預算編審與執行,主計月報,第79卷第4期:51-59。
(2)專書論文:作者名,年,篇名,編者,書名,頁數,版次,出版社。
例如:林清山,1978,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87-130,初版,台北:臉譜。

小論文最重要的兩點

1.分析論點

發現問題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先蒐集資料,找尋前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搜尋文獻本身並不是最終目的,將相關論點提出,是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頭腦、眼睛跟手,呈現出自己思考的過程,如果只是把其他人的研究結論列出來,小論文似乎就變成了資料蒐集比賽,堆砌文獻並不是學校要同學提出小論文的用意。因此,如果同學能夠把自己所蒐集來的各種實證結果,就不同實證方法或樣本去分析、比較,甚至提出自己個人的推論,才能算是合格的小論文。當然,做到這點對高中生而言並不容易,如果同學自己還沒有形成相當有份量的實證研究,那麼只是去分析評論相關研究的衍生問題與缺失,或者告訴審查者你認為某個實證分析比較有道理,以及理由為何,這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切記,如果贊同某篇實證研究的假說,一定要提出理由,不能只是說一句「學生認為可採」,否則這就如同僅將結論複製貼上,審查者也不知道該如何給出評分。

2.表明結論

前述所提到的所有步驟,包括發現問題、蒐集資料、列出見解、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論述自己對所提出問題的推論,如同法官寫判決,目的也是要為被告做出一個有罪或無罪的結論,不可能大費周章調查證據,還找了一大堆人到法院開庭,結果只知道法官判決寫了一大堆字,但是最後不知道法官的結論是什麼。同樣的道理,同學的小論文應該要至少在最後表明結論,這個結論可能是不成熟的結論、可能只是初步的結論,也可能是同學認真研究後的最終結論,但無論是哪種結論,同學都應該要勇敢地把這些結論呈現出來,不必擔心被審查者批評挑毛病,因為事實上不會有任何實證或個案研究是毫無漏洞的,能夠堅定地表達並且捍衛自己的立場與推論、不畏攻擊,這正是會計人所必備的特質,這項特質應該在小論文中透過商學論述來徹底呈現。

關於學習歷程,我想問:

我目前的狀況為
  • 我還不知道如何準備學習歷程
  • 備審資料與學習歷程檔案有何不同?
  • 如何規劃我的學習歷程?
  • 如何選擇目標學校?
  • 其他
  • 我已經開始準備學習歷程了
  • 多元表現該如何呈現比較有利?
  • 如何篩選準備資料?
  • 如何寫小論文或學習成果?
  • 其他
  • 姓名
  • 學校年級
  • 手機
  • Email
  • 目標學校
  •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 驗證碼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